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奥秘其实就是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由于解放了农民,我们的餐桌开始丰富起来;由于解放了工人,我们的日用消费品开始丰富起来;由于解放了资本,我们方方面面的发展速度快了起来。
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世界公认:我国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是,我国的教育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还没有达到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的解放仍然不够。
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曾经呼吁教育的解放:“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种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所以,他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小手,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时间与空间。
现在看来,陶行知先生的呼吁仍然没有实现。教育的解放仍然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解放学生。要从分数的牢笼中解放学生,让他们不再为分数而活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其次,解放教师。要从考试的镣铐中解放教师,让他们不再成为考试的囚徒,让他们真正地享受幸福完整的教学生活,体验教师职业带给他们的成长、尊严与快乐。再次,解放校长。要从评价排名的恐惧中解放校长,让他们聚精会神地思考教育,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教育行家里手。最后,解放教育厅的厅长、教育局的局长。要从一个个升学的指标中解放厅长、局长,让他们不要“跑部钱进”、不要“仰人鼻息”,而是从对上负责变为对下负责、从对分数负责变为对未来负责。
一句话,解放教育的关键是“还权”,把那些本来属于学生、教师、校长及厅长和局长的东西还给他们。
改革开放至今,尽管教育的能量没有充分释放,但还是有许多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在制度的夹缝中顽强而执著地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创造出不少可歌可泣的教育奇迹,为我国教育增添了些许春色。尤其是来自民间自发的教育探索,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问题在于,由于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没有根本的变化,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民间力量,基本上还是在带着镣铐跳舞。一方面是有形的镣铐,各种考试、评比、检查、评估,让人无法动弹超越;另一方面是无形的镣铐,各种心理的压力、舆论的压力,让人无能为力。
笔者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作为民间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2000 年至今已经走过了16 个年头,发展到全国100 个左右的县级实验区、3000 所实验学校,300 多万教师与学生参加了实验。新教育实验以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十大行动为途径,努力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以及教育科研的范式。新教育实验倡导“晨颂、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教师成长模式以及新生命教育、“每月一事”等项目,受到了一线教师与学生的欢迎,一大批平凡普通的教师在新教育实验中脱颖而出,享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而孩子们则通过新教育实验,与那些人类最崇高的思想对话,感受到教育本身的魅力。
尽管新教育实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是它的成长却是困难重重。尽管事实已经不断证明新教育实验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在分数的压力下,许多学校仍然心有余悸,不敢放开手脚。所以,笔者认为,我国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解放”。
民间的力量是巨大的,民间的智慧是无限的。给民间多大的舞台,它就能够创造多大的精彩;给民间多大的空间,它就能够演绎多大的辉煌。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多地汲取民间的教育智慧、更多地吸引民间的优秀人才、更多地引入民间的教育资本、更多地释放民间的教育能量。一句话,期待教育的更大“解放”。
只有教育的解放,才有教育的创造。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4期,总第16期,文章有删减,欢迎订阅。